menu
close

您当前的位置:

首页

>

生态庄园

>

部门动态

>

深秋“吊花”忙:指尖传承护兰香

2025-11-05

润一生态

时值深秋,大部分花卉已结束一年的繁华,但在雾云间珠兰花基地的大棚内,却是一派至关重要的忙碌景象。每年10月至11月,正是珠兰花养护中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——“吊花”的最佳时期。这不仅是增产的秘诀,更是一项承载着歙县世代花农智慧与辛劳的传统工艺。

89e749383d4c81bc3840b9fca6aa02e3.jpg

珠兰花花期在4月至7月。7月底花期结束后,花农们便要及时进行花后修剪并施肥,9月是花苗茁壮成长的关键期。到了10月,从植株基部萌发出的新苗已初具规模,此时便进入了决定来年收成的“吊花”环节。

珠兰花茎秆柔软,呈蔓生状,若任其匍匐生长,不仅通风透光差,影响光合作用,更会导致产量锐减且采摘不便。基地采用的“吊花”工艺,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精髓所在。工人们需要先用竹片或包塑钢管在花丛四周立起四根花柱,再用两个圆环固定成喇叭形花架。随后,最关键的一步,是使用天然的棕丝,将每一株花苗轻柔而稳固地绑扎在花架上。

可别小看这‘吊花’,经过吊花,花田透光率大幅提升,每一株花苗都能‘雨露均沾’,预计产量能增加30%以上。而且,整齐立体的花架让后期的鲜花采摘效率倍增,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。

雾云间珠兰花基地率先采用现代大棚设施栽培珠兰花,冬季通过覆盖薄膜保温,省去了传统盆栽模式中冬日将花盆抬进花房、春日再搬出的繁重体力劳动。然而,尽管栽培模式进步了,“吊花”这一核心环节却依然坚守着最传统的手工工艺。基地坚持使用棕丝而非现代绑带,因其柔韧耐用且对植物更友好;而更宝贵的,是执行这项工艺的人。

在基地里进行吊花作业的工人,都是当地的村民。她们中的许多人,祖辈都以种植珠兰花为生。十多年前,由于市场行情低迷,她们不得不放弃这项祖传的营生。如今,随着珠兰花价值的回归,她们乐于重操旧业,那双曾经熟练“吊花”的手,技艺丝毫未减。

0fbc379fb9336d12be12fdf6543cd908.jpg

只见她们手指翻飞,理苗、搭架、绑扎,动作行云流水。每一道棕丝的缠绕,都凝结着对植物生长习性的深刻理解,也蕴含着对这项传统技艺的珍视。从传统的盆栽散养到现代的设施栽培,变化的是生产方式,不变的是花农们精益求精的匠心与对每一株花苗的悉心呵护。这份“不容易”,不仅体现在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上,更体现在对一项濒临失传的精细工艺的坚守与传承之中。

目前,基地的吊花工作已近尾声。经过精心梳理和固定的珠兰花苗,整齐地排列在大棚内,仿佛一架架等待演奏的绿色竖琴,静待来年春日,奏响芬芳的丰收乐章。